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预防-护理团标_第1页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预防-护理团标_第2页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预防-护理团标_第3页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预防-护理团标_第4页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预防-护理团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预防—护理团标汇报人:2024-03-08目录引言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预防标准概述风险识别预防措施附录引言01标准制定背景01随着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精神疾病患者的攻击行为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中华护理学会制定了T/CNAS30─2023标准,以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标准制定目的02本标准的制定旨在提供攻击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指导护士在工作中如何识别攻击风险、采取预防措施以及应对攻击事件,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标准制定意义03本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精神疾病的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保障。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30─2023简介01标准发布日期本标准于2023年1月31日发布。02标准实施日期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即2023年5月1日。03标准修订情况如有需要,本标准将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标准发布与实施日期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南京脑科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等15家单位共同起草。主要起草人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有马莉、邵静、许冬梅、安凤荣、钱瑞莲、李拴荣、杨波、李峥、姚秀钰、柳学华、申文武、陈琼妮、施忠英、肖爱祥、钟耕坤、刘杰、胡德英、吴建红、张海娟、程艮、孟宪东、谷嘉宁、张燕红、王晨等24人。标准起草单位与主要起草人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预防标准概述02本标准适用于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科的注册护士,其他机构可参照执行。本标准规定了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预防的基本要求、风险识别及预防措施。标准范围与适用对象0102引用原因为了提供攻击行为预防和干预的重要指导和支持。引用文件T/CNAS04-2019《住院患者身体约束护理》等相关的文件和技术标准。引用文件说明攻击行为01精神疾病患者出现对他人、物品造成威胁和(或)伤害的各种行为,可表现为言语侮辱、威胁、伤人、毁物等多种形式。02保护性约束通过物理或机械装置、材料或器械,固定或减少患者自由移动其身体,以控制和制止危害行为发生或升级的一种保护性医疗措施。03降级技术使用化解精神疾病患者愤怒和降低患者攻击行为的技巧,如语言沟通、不激惹患者、尊重患者的个人空间、明确患者的需求和感受等。术语和定义风险识别0301在患者入院、转科、出院时进行风险筛查,了解患者的攻击行为史、疾病因素、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等情况。02在发生攻击行为后再次进行评估,分析攻击行为的原因和危险因素,为后续预防提供依据。03定期对全院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干预潜在的风险因素。医院风险评估时机与识别攻击行为危险因素该量表包括10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有无混乱”、“易怒”、“喧闹”、“肢体攻击”、“语言攻击”和“物品攻击”6个方面的评估内容。根据总分判定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其中0分为低风险,1~2分为中风险,>2分为高风险。在评估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和识别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工具——中文版布罗塞特攻击行为量表

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评估家庭支持了解患者家庭成员的情况,包括父母、配偶、子女等,评估家庭成员对患者疾病的认识和态度,以及能提供实际帮助和支持的程度。社会支持评估患者社会交往能力,包括朋友、同事、邻居等对患者疾病的认识和态度,以及能提供实际帮助和支持的程度。其他支持系统评估患者是否参加了医疗保险、是否有经济来源等,这些都可以为患者提供实际帮助和支持。预防措施04设立攻击风险警示标识提醒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注意攻击风险。与患者制订规则并提供选择暂时与患者达成共识,减轻攻击行为。24小时专人看护保持患者在照护者视线范围内,防止攻击行为。实施保护性约束在降级技术无效时,按照T/CNAS04-2019规定执行,并做好护理。采取干预措施当患者出现攻击行为时,照护者应立即站在患者侧面,保持至少一臂距离,用语言劝告其终止行为。启动紧急呼救设施在需要人力支援时,请求其他医护人员或专业团队协助处理攻击事件。高风险患者预防措施安置观察患者隔离与其他兴奋患者分开,防止互相干扰和攻击行为。寻求倾诉与替代措施与患者共同寻求倾诉方法、离开愤怒环境、记录感受等,以减轻攻击行为。将中风险患者置于便于观察的病室,便于医护人员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攻击预警信号。预警与干预观察攻击预警信号,识别攻击行为先兆,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或干预措施。中风险患者预防措施开展攻击防范知识宣教,提高患者认识。帮助患者辨别病态体验,增进现实感。按医嘱完成治疗,观察效果并调整方案。尊重患者个人空间,提供温馨安静环境。明确患者需求和感受,避免激惹患者。低风险患者预防措施附录05在患者将要或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或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且无其他有效措施可以替代时,需告知医生开具医嘱。紧急情况下,可遵口头医嘱实施约束,约束后30min内补录医嘱。白天(8:00至20:00)有效时间一般不超过4h,夜间(20:00至次日8:00)一般不超过12h。连续约束或隔离达48h时,应通知具有副主任或以上职称的医生评估患者,调整治疗计划。陪伴、安抚患者,告知保护性约束的目的。将患者安置在由护士提供不间断照护的病室,保护患者隐私。床头交接班,包括护士与护士,护士与医生两个层面。保持体位处于功能位,约束带松紧适宜。护士每30min巡视患者,评估病情和约束情况1次,每2h活动肢体1次,并做好记录。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满足患者生理需求。对患者及陪住家属进行解释告知工作和健康教育。在事件发生后72h内进行攻击事件后汇报,帮助工作人员学习和改进。保护性约束的原因及条件保护性约束的时限保护性约束后的处置附录B:保护性约束护理措施行为表现踱步、不安或重复性运动、攥拳、咬牙、夸张或暴力性手势、阻挡逃生通道、再现此前发生紊乱或攻击行为之前的行为。躯体表现情绪激动导致的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呼吸及心率加快、颤抖。言语和思维表现语速加快,声调变高、对环境表现出明显不满,拒绝沟通、妄想或幻觉流露出攻击内容。注出现上述预警信号,提示存在中度攻击风险。表情与接触表情紧张或愤怒、怒目而视或避免目光接触、注意力不集中。附录C:攻击行为预警信号THANKS感谢观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